中德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专家访谈,专访瑞德工业设计旅德设计总监刘彦副教授

2022-06-27 18:30:52 admin 92

1664274337443512.jpg


大家好,本期嘉宾我们平台有幸请到来自南京睿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艺术学院的工业设计学院的副教授刘彦先生。刘彦副教授也是一位旅德学者,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与艺术大学信息媒体与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主攻UI设计、交互传播设计、产品设计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他既有多年的留德经验,也积攒了丰富的教学以及项目运营经验。刘彦副教授还著书立说,发布多篇工业设计领域的学术著作以及关于教学方面的论文。如《德国工业设计教育剖析——理论与实践并重》,《旅游文创产品的常见问题、价值构成与设计评价体系》,《信息化语境下文创产品设计的新契机——文创产品交互体验设计浅谈》,《基于IOS环境的应用软件交互设计策略》等。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查阅。







主持人:刘教授,您好,非常高兴今天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虽然大家知道您在大学任教,但还是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目前在南艺从事的科研教学领域,您看可以吗?

刘彦:主持人好,非常荣幸中德合作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给我这次跟大家交流的机会。我就简单介绍下我这里的情况,我在2002年至2008年间在德国学习。学习与研究的最初的方向是产品设计,后来转向产品交互设计或者叫信息交互设计方向。归国后进入高校,也一直从事这个领域的教学、创作和科研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信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产品及展示设计与传播;数字交互设计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实体交互中的感知觉研究与设计实践。VR与虚拟仿真、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等。






                                                                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


主持人:听起来您从事的这些研究都是目前工业设计里非常前卫的领域啊!我们知道德国不光是工业制造的强国,也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佼佼者,比如众所周知的工业“红点”设计奖。您能谈一下德国和中国目前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现状和差距都有哪些么?

刘彦:工业设计是在欧洲工业革命后,产业发展的需求下诞生的一种艺术性创造性艺术行为或者叫做设计学科。它根据人的需求,结合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材料、工艺等条件,创造性地提出满足人因的、审美的、物质的外观造型解决方案,同时提出在产品商品化过程中的各种设计策略。众所周知,德国是近代工业设计的发源地之一,是包豪斯和乌尔姆学院等早期奠定现代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机构的故乡。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学子去德国求学工业设计的原因。

现今在工业设计的大多数领域德国依然是世界级的设计标杆。因为最近二十年,亚洲在设计领域的飞速发展,“Red DOT”、“IF”象征德国设计品质的国际大奖都陆续落户国内,设立了针对亚洲设计成就的专项赛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工业设计或者当代设计领域的发展和对世界的贡献。当然我国工信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也设了国内的最高奖项“红星”奖。逐渐也成为了国际性的设计权威大奖。

但是,客观上讲,对比德国,或者是西方其他国家的工业设计,我国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国内不管在学界还是在业界,过度地关注于设计结果或结果的输出物的形式,而非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性和设计的过程。或者更通俗地说,国内注重的是设计的表达形式而非理性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而设计思维恰恰是我旅德多年学习最大的收获。这导致了很多行业性问题。首先,导致了工业设计在国内的行业门槛并不高。由于企业过于关注设计的最终输出物,所以大多的从业人员就把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放在了设计效果的呈现等技能层面。最终逼真的艺术表现图、高精度的机加工的手办等,成了了所谓的工业设计的重要的成果,忽视了理性分析与逻辑推导的设计过程的科学规律,设计的科学性和研究性没有体现真正的价值。因此设计师或者从业者的价值自然得不到认同。其次,从客户的角度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对于设计的偏见,即所谓的行业“美工”的角色。再加上国内多数企业家都是经验主义的成功者,决策上主观主导,开发上功效上的急功近利。一般很难听取专业设计师的观点。设计师无法成为项目的主要决策者,成为了决策者表达想法的“工具人”而已。

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德国早期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以百年扎实的制造业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升级制造业。我国也相应的推出了类似的产业升级计划。对制造业的从业者自身能力的要求也来越高。从宏观上看,这种现象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智造型强国的产业升级中会逐步地得到改善。从微观层面看,不论是从业者还是客户者,都不得不从经验主义市场活动转为客观的科学理性的市场行为与决策,从而提升对工业设计做为生产力创新的理解与依托,这样才能体现出工业设计带给现代产业发展的真正价值。






留德期间的设计作业

主持人:是的,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也需要有更多的国内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及创造性来缩小差距。刚您也提到有很长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留学德国的感想么?

刘彦:是的。对,我于2002年旅德,最初在耶拿大学学习语言,2003年至2008年在汉诺威应用科技与艺术大学信息媒体与设计学院学习产品设计专业,期间两年在巴登符州德国施瓦本格明德设计学院学习交互设计专业,最终获得了德国的硕士学位 Diplom- Designer(FH) 和 Master of Art学位。留德的六年是我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当你逐渐掌握了不同的语言,深入了解了不同的文化,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就是,你的信息量会增大一倍。除了专业上的提升以外,我觉得更重要是有了独到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习惯性地链接和获取两种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对比,形成自己的认识。对我而言,这种方式开拓了之后我各方面的视野。当然独自身处异乡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总是多于顺利与成功。一路走来有很多人掉了队,学业上的、生活上的、情感上的…都有。不论怎样我最终还是完成了学业,也顺利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这些都将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美好的回忆和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谈到两国的高等教育的差异性,其实从我在德国的求学经历就可以看出来。我在回国初期发表过关于这个话题的相关论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德国大学前实行的是学科与职业教育并存的双元制教育。因此大学也是按理论与实践相并存与并轨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从种类上分为大学(Universität)和技术类高校(Fachhochschule)两类。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偏重实践。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类学科大都集中在大学,应用学科、工程、设计和一些新兴的学科主要集中在技术类高校。大学授予从硕士到博士学位,而应用类高校授予本科或硕士学位,大多高校目前也提供英美学制的国际课程,授予国际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我看来,德国的大学有着非常清晰的教学体系和目标,主课以大课(Vorlesung)、练习课(Übung)、研讨课(Seminar)三种主要的形式授课,辅以Exkursion(考察)和为其半年的实习(Praktikum)或者出国交换学期(Auslandssemester)。学生们的大课通常都是由教授讲授;之后由助教带领在练习课(Übung)上熟练掌握;最后又由教授带领分组在研讨课(Sieminar)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对最新科研方向的讨论。这一体系更符合知识的认知学习过程。这一点上国内的大学似乎并没有这么清晰的授课逻辑。




以上这些是众所周知。我这里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的是德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又要用到比较的思维了。和中国的大学相比较德国的大学更像一所开放的“社会的大学”,大学没有围墙,所有的教学设施与资源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同在一个城市的各个高校很多设施都是共享的,比如食堂、宿舍、体育场等等。从开学第一天起,学生就必须养成独立选课和规划该学期学习计划的能力。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所有的开课信息都得在大学主楼或者网站上查询。这对于习惯于“喂食”的中国学生而言,如果去德国继续深造,这也是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中国的大学相比较德国的大学更像一所包容的“私人的大学”(当然不是指私立大学)。德国大学是注册制入学,只要你符合某个大学的相关专业的要求,就可以最低标准注册入学。学制周期较为宽松,一般第一学位5-7年。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和教学要求也有相当的灵活性。当你觉得专业不适合的时候,可以申请换专业或者换学校;当你因为学习压力想休息的时候可以申请一个休假学期(Urlaub Semester);当你有多余的经历时,你也可以同时再注册个相关专业同时读取多个学位…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留德学习或深造的计划灵活掌握时间。这些在国内因为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上的难度似乎都非常的难做到。

总体而言,德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的教学体系,“宽进”并不意味着降低了生源的质量,“宽进”意味着包容,可以给大多数人尽可能的试错机会。“严出”也并不意味着只看重成绩,多元化的知识测评机制,最大化的客观反映学生的水平。此外开放而包容的管理制度。也体现了社会对年轻人的关心与尊重。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主持人:感谢刘教授的侃侃而谈,看来您对于中德两国教育制度真的是感触颇深。换个话题吧,我们也注意到,您现在很多的研究方向是和工业4.0或数字孪生等有比较强的联系,这也是当下和未来的工业发展热点。您能谈一下工业设计在当下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中的位置和作用么?

刘彦:是的,在我教学和研究的信息交互设计领域里,有很多科研方向与设计实践都涉及到工业4.0或数字孪生等产业应用的问题。主要是人机交互(HCI)、用户界面(UI)还有虚拟仿真这些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传统工业设计的学科范畴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新兴的信息产业、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产业中工业设计的研究和产业应用范围已从实体产品扩展到了普适计算所涵盖的任何一个应用领域,如移动互联、工智能、大数据、万物互联(IoT)等领域。在这些方面,我国有强大的应用情景和需求市场,而且目前来看,产品设计、商业创新等领域似乎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实则背后却缺乏相关的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和交叉学科的支持。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能够通过,产品软硬界面(Interface)到交互(Interaction)方式的设计;用户需求定义到体验(UX)的评价;从人类学(anthropology)与认知学的角度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HCI)的过程与行为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或数字化浪潮背景下的科技发展、产业创新、产品设计实践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未来传统工业设计向信息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在德国,很早在狼堡的交通工具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医用心理学与生物行为研究所等机构就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人机交互(HCI)、行为与认知学、用户体验研究与量化评估研究等新兴研究方向,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科研成果。而像SAP这样的跨国大型软件公司以及德国本土的如Onformative、ART+com、Intuity 等优秀的中小公司在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等领域有着丰富的设计与创新经验。因此我觉得在属于未来的信息技术引领的各个产业中,中德具有非常广泛的产业互补作用。






主持人:谢谢刘老师带来的精彩专业分享。您也认为中国和德国其实互补性很强,那您觉得中德之间除了互补特性外,还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吗?或者说两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刘彦:我觉得中德之间的最大区别还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相互间做事的逻辑。两个国家或是民族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尤其是近代的德意志民族在科学技术,工业发展上的迅速崛起对我国当今的迅速的发展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两国应依托传统产业与市场的优势,在精工机械、制造业、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迅速占领数字化浪潮背景下的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共同面对未来的更广泛的世界竞争。

这几年因为疫情或者大国间的竞争等原因,国际社会到处都是比较复杂的声音,不过我认为中德两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互补性最强的大国。不光体现在经济利益上的互补,在社会制度与文化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认同点。希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不仅在两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合作的领域能有所贡献,更能利用工作之便消除两国人民因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误解,为推动更为广泛的民间认同与相互理解做出贡献。






主持人:好的,再次非常感谢刘教授接受我们的访谈,相信您的专业分享能给关注工业设计领域的朋友们和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也能给想去德国学习工业设计以及其他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参考。

当然,如果对刘教授的科研教学内容和著作感兴趣的朋友和企业,也欢迎联系我们平台。

注:中德合作-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已经着力开展和国内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通过平台资源为国内本土院校“走向世界,引进国际化人才和对接专业合作”的战略目标服务。

1664274337286441.jpg1664274248285114.jpg



最新情况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